国庆徒步穿越大别山无人区
国庆长假,正好一曾经登顶珠峰的朋友提议,一起去大别山徒步穿越,给我描绘了不少徒步大别山的美景,以及各种户外徒步露营的乐趣。成功被吸引,就开始整理自己的行囊了。
打包内容:头巾、登山杖(双杖)、背包70L+、头灯、登山鞋(中帮)、太阳帽、抓绒衣、速干裤、0度睡袋、户外水杯、碗筷、四季帐篷、蛋槽2张、防潮垫铝膜1张、太阳镜、太阳能充电板、充电宝、充电线。食物的话,6包方便面,1挂面,运动饮料3瓶,肉食加若干零食罐头等

从车库去找之前的户外装备,找到了碗筷、户外多功能刀、抓绒衣、速干衣裤、速干太阳帽等,可帐篷和睡袋就是不知道哪里去了,登山鞋也没有了(结果问了下,老妈说看我不穿,登山鞋送我舅舅了,几千的踢不烂重装鞋就没穿几次)。万能的京东,立马牧高笛三季、黑冰G700、SCARPA中帮GTX、Fenix头灯走起,准备好了这些东西,开始拼命往我这个10年前买的老包里塞。塞的起劲,杯具了,可怜的包包,居然塞裂开了,那个汗啊,只能想办法在最快的速度里搞定一个新的背包。然后,最快就是园区的三夫户外了。入手了Osprey 苍穹70L的背包。本来想搞个骚包的橘色的,在野外,亮色比较安全,但是黄色的话,也招虫。但是只有一个军绿的现货,算了,买吧。

9月30日傍晚,无锡洛社集合,领队管总往我背包里扔给养,打包。一行6人(领队管总及其父母、领队的青梅竹马、我和惠山医院小李)两车,一路高速奔向大别山,位置定的是安徽六安黄尾镇磨子潭镇堆谷山村。国庆放假,高速上车很多,总体来说,还是有点堵的,一路上目睹的车祸也是不少,都是开车不走心引起的。到达堆谷山庄已经是1号凌晨三点了。停在对谷山庄门口的水泥地上休整,吃饭,山里还是比较冷的。凌晨的气温大概10度,从车上拿出自加热米饭,每人一个,吃完继续往山里去。刚启动车,胎压报警,右前轮低于2.1,只能先不管,继续我们的行程。
10月1日,第一天行程。凌晨五点不到,在离大别山龙井峡景区门口大概五百米的农家乐场地上停好车,开始走龙井峡景区的路进山,走过一排农家乐,门口好几条狗看见我们也不叫,对我们一行人也蛮热情的。其中一只白色的中华田园犬对着我们热情的摇了尾巴,还开始跟我们一起走,做起了我们的向导。晚上景区检票口没人,同时检票通道也不关,但门口有值班室,亮着灯,我们一行人轻手轻脚从检票口一个个的过,感觉像极了电影里八路军摸鬼子的炮楼一样。

大别山的天空很透,满天繁星和一弯明月,为了避免被景区门口发现,我们全部没有开头灯,而且进去一段山路是水泥路,在月光下很好辩认。一直猫腰走过检票口,到达山中小道上,才开始开头灯。一行六人沿着山中小道疾速前进,因之前在高速上浪费的时间太多,我们要补回来。
这部分山道有台阶,铁栈道,和以往的山路没啥区别是属于景区道路,一直到龙门大瀑布为终点。景区巡视人员八点前会巡视景区道路,我们要在巡视前过掉大瀑布。这个景区道路没有什么指路牌,只有拴在树上的红布条作为道路的指引标记,包括在过溪流,叉路口,长程的路中间都有红布条。从农家乐开始跟着我们的那条忠诚的小狗带着我们到第一个瀑布(龙井河瀑布)前,对每个人都热情的摇下尾巴,算是再见,然后就往回走了。我们继续沿着山道往里走,从门口到终点龙门大瀑布这段路程我们用了二小时,中间休息了大概半小时不到。对很少运动的人来说,背个40斤的背包上山下山的走山路还是比较虐的。
看完瀑布,我们菜鸟说没路了,结果,领队说这才是开始。好吧,最虐最险的一段行程开始了,爬鬼门关。这鬼门关算是后悔关,想退的,马上退,上去了就没退的机会了。

这个上鬼门关全程没有路,而且是直上直下接近九十度的爬山,加上负重近四十斤的背包,难度可想而知。可三观被领队管总的父母刷新了,年近七十的两位老人家,带着负重很快爬上去了,而我们三个菜驴,真的是手脚并用,喘着粗气加上心惊胆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互相协作才上去,中间还有小惊险,上面的小落石滚落下来,还是让人有点怕的。万一掉头上,直接开瓢。这是人生第一次全程无保护的爬这么高几近垂直的山,还带负重。好不容易到了顶部,穿过一个天然窄窄的门洞,就进入了稍平缓的路段,而这一段路程开始,与景区没关系了。但山路更加难以分辩,也没有路,只有靠一段段的红布条来确定路线,穿过草丛灌木丛,来到溪边,已经是将近早上十点了,我们在这开始休息,摊开各种装备做吃食。

管总带了两个铝合金折叠小方桌,摊开来放置各种食品,真的很佩服他们一家,居然油盐酱醋都带了,关键还带了黑猪肉,生鸡蛋,蒜苔,小白菜等。生鸡蛋哦,我怕都碎了。直接开始在溪边用气炉做起饭来了。气炉还是土豪级别的MSR,烧水做菜好快。中午做了回锅肉,丝瓜炒木耳,本来想煎荷包蛋,结果搞砸了成了炒鸡蛋。还煮了挂面,再烧水泡茶,好不惬意。我拿出太阳能充电板开始给头灯、手机、garmin手表充电,还别说,这个太阳能充电板在太阳完全照射的情况下,充电还是比较快的。以后可以不用带充电宝了,就是garmin的飞5用来记录GPS轨迹比较耗电,满电情况下用5个小时差不多了,没有标称的时间长。

队友李相宗带了杨梅酒,还喝了点杨梅酒,结果,下午爬山困乏无力。中午吃饱喝足,摊开防潮垫直接睡了个午觉。下午是穿越山林要到多云涧露营,所以一路上的行程非常紧。 山上很多的野猕猴桃、野栗子,无暇顾及,走路要紧。

下午的山路是两天行程中最虐的了,因为从休整地开始,全程负重走山路,一路上不是上山就是下上,我们要经过老庙湾、爬好汉坡,才能到达多云尖,其中的艰难程度,是我经历所没有的,穿灌木丛,被各种灌木刺伤划伤,沼泽地,各种烂路都碰到了。关键是没有路,都是靠每隔一段路绑树上的红布条来辨认,而且在山里,没有指南针或者相应的装备来说,要辨别方向还是有点困难的。这段路从下午1点半开始走到晚上7点20才到露营点多云尖上的多云寺。

今天的路程完成了整个行程的三分之二,21公里。由于到达露营地已经是晚上快8点了,周围一片漆黑,传说中的多云寺也没看见 。总感觉在庙门前有点怪怪的。我们在头灯的照亮下搭帐篷,准备吃食。期间管总和小李去打水,取水点要下去200米,在一棵树边上,加上溪流小,等了很久他们才上来。期间还担心他们怎么了,没有声音,也没反馈。开始烧水,本来想煮点菜的,因为时间太晚了放弃,直接煮方便面吃,吃了好早点睡觉。而我为了减重,把白酒拿出来了。我、管总、小李开始就着方便面、熟食猪舌头、榨菜丝喝酒,也是别有野趣。

露营地在松树林,所以地垫下面的松塔很烦人,必须清理掉,不然即使垫了软垫子,还是会很咯人。还有帐篷外面的长脚蜘蛛,在头灯的吸引下, 密密麻麻的汇聚过来,都想爬进帐篷里来。山顶海拔接近1600米,因此比山下低个10度左右,只有2-3度,自然是很冷。由于水比较少,也只能烧点热水擦一下,就早早的睡觉了。钻在0度的睡袋里倒也不冷,还有点热。一夜听着风声,野兽偶尔的叫声,也没感觉到怕,就这么睡着了,期待明天的膝盖会好点。
10月2日,第二天行程,今天相对第一天来说,会比较轻松点。就是冲顶1777白马尖,然后就是下山。早上在鸟鸣声中醒来,窝了一会儿,爬出帐篷,山里空气相对来说比较清新,负离子很多。我、管总、小李去打水,走了几步,发现右侧膝盖还是不行,甚至加重了,弯有点酸,主要是外侧髂胫束那个位置,考虑应该是髂胫束综合症了,半月板等应该没有问题。太阳出来了,我去多云寺看了下,一个非常小的寺庙,就三间,全部是岩石搭起来了,屋顶也是石头,当然,也是有点破败了,里边有好几块碑文,记录这个寺庙多次重修,文革破坏后,就一直没有修起来。这个上千年历史的庙也印证了历史的兴衰。早上做早饭,开始腐败起来了,先是炒鸡蛋、然后洋葱炒肉片、娃娃菜炒肉片,加上挂面,早饭吃的很饱,味道也觉得非常棒。吃饱喝足,开始拆帐篷、打包睡袋、整理背包等。这个时候由于包里的食物减重,减少了3.5公斤左右,顿时觉得背包轻松了点。忙活了一阵,已经到11点45了,一路下去,准备冲顶1777白云尖,这个1777是整个大别山山脉中最高的主峰,本来海拔1774,后来人为的在上面用石块堆砌出来了1777四个数字,成了海拔1777米。其实在路上我考虑膝盖的原因,是准备放弃冲顶的,后来经不住各种劝和诱惑,不带负重,直接冲顶。


登上1777峰顶,一览众山小,同时脑子里总想着刘邓大军千里挺近大别山,我这不也是千里进大别山么,顿时豪迈了一点。在1777标记下面拍照,然后拍了周围的风景,赶着下山,心里惦记今天能不能早点到山下,毕竟还是惦记着车胎的事情,在这小的地方,而且又是节假日,别没法补胎,那麻烦也大的。下到山下冲顶开始的地方,背上背包,开始下山的路,一路上右侧膝盖外侧一阵阵的疼,每走一步路都疼,尤其带有膝盖旋转的动作更是疼的抽冷气。但是长痛不如短痛啊,反正也没有退路,只能咬牙下去。下山的路比之前的路好很多,因为现在1777是景点了,所以下山的一段山路不是像之前无人区那样的穿行灌木丛了,走的是伐木道,好很多,但是在下面一段路,由于山体滑坡,道路冲毁,感觉是在走乱石堆。


在过一条小溪的时候,脚上一滑,右脚直接踏进了水里,唉,只能脱鞋脱袜子处理一下,顺便休息休息,其实也没啥办法,懒的翻袜子了,就挤一下水,再穿上,辛亏鞋子是GTX材料防水的,继续穿了走路也很快就干了,倒也不觉得是很麻烦。就这样扭扭歪歪的到山脚,也4点半了。在山脚下的民房那,还买了点管总推荐的霍山黄牙茶叶。说是村民自己家采摘了自己炒制的。


等后面管总居然和青梅他们两下来,5点过,喊车再开到我们停车的地方,车程差不多50分钟,那个乡道简直是我们这80年代的路,全是坑坑洼洼的石头路,车子开不快也颠的厉害。到停车场已经是晚上快7点半了。下车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车胎,胎压计一测,只有1个气压了。原来还抱有一点希望,直接破灭,车上常备有锂电池的充气泵,直接打气,但是电池电量不是很足,打到没电,才到1.9个气压,赶紧让管总联系附近熟悉的人,找补轮胎的地方。下山,去修轮胎,好不容易找到第一家,结果人家出去了,要后天回,再问,找了另外一家,打电话过去,说是也不在,又给了另外的修车铺电话。找过去的路上,看到中石化加油站,顺便加满油。期间打了几次电话,才找到修车铺,很快的补好了轮胎。补胎期间另外一个车去找吃饭的地方,我们修好轮胎过去正好开饭。由于轮胎补好了,心里的担忧也少了,饭店的饭菜就觉得格外好吃,可能是饿了的缘故吧,后面三个人又喝了3瓶白酒,就在这个农家乐住下了。
10月3日早上起床,在农家乐里吃了碗面就出发,刚开车几分钟,轮胎又是报警,还是那个轮胎,心里一咯噔,心想这个事情麻烦了,轮胎没有补好,幸亏早上在等吃早饭的时候,把充气泵的电池充满电了,赶紧先拿出来充气,想是不是昨晚上补胎没有打足气,后来证实,确实是气没有打足,所以才报警的。一上高速,路况比较空,可是转到G40,奔溃了,整个高速都在修路,半边通行,因此车行很慢,中间还看到不少车祸,其中有一起是追尾后自燃。想想,开车还是要专心啊。一路奔回家,已经是傍晚7点半,从上午10点不到,全程9个半小时,一直在开车。好在终于平安到家。
总结:虽然很虐,但是以我的体能还是坚持下来了。不一般的感受,觉得以后会更加多参与户外运动了。

ps:这次无人区穿越,带来的相关反思
1、要长袖速干衣、手套,不然手臂手背上会被荆棘划破。
2、千万不要带自热米饭,一个饭就将近500g,太重了。带红牛的话,黄罐红牛没什么大用,蓝色细长罐才是正道。
3、团队出去,最好带个小对讲机,不然真的不方便,尤其是在无人区,手机没信号。有卫星电话最好。
4、背包很重要,尤其是背负系统能减轻不少负重。
5、必须带铝膜、蛋槽垫,那种自发泡海绵垫子不要带,太重。别问我为什么,大力水手除外。
6、最好是轻量化帐篷,能轻一点是一点。
7、带小包装湿巾,能擦脸,能擦身体,在缺水的环境下实用。带口香糖,没水刷牙的情况下。
8、高效能的野外炊具。节省燃料和时间。
9、中午最好不要喝酒,不要喝酒,不要问为什么,会严重影响下午的体力和耐力。
10、三大运营商信号,移动、联通失联状态,山顶有电信微弱信号,不足以上网,但电话能打通,短信可以发。偶尔有。
11、垃圾一定要带走,我们秉着自己的垃圾自己带走的理念,能降解的垃圾就地处理。不留垃圾在山上,现在山上面的塑料垃圾很多,都是户外徒步的留下的,尤其是塑料瓶和红牛罐子。这个需要大家提高素质。
几个坐标点
1、起始位置 lat=”31.141603197902441″ lon=”116.28184597939253″
2、上鬼门关后休整点 lat=”31.134983757510781″ lon=”116.25963779166341″
3、多云寺宿营地 lat=”31.117876209318638″ lon=”116.20250950567424″
4、白云尖 lat=31.06.48 lon=116.11.11
(写于2018年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