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行之五

第五天,开启华盛顿特区闲逛模式。来了美东,就要去下DC,类似于到了北京要去下天安门广场一样。话说,这DC国会大厦、白宫不就是人家老米心中的天安门和中南海么。虽然国会是预约了的,但是今天早上开始就下雨,等我们走到国会大厦前面才只是8点过点,居然今天还有学生排队参观,队伍排老长了。以为我们有预约,可以快速的进场,结果,还是要在后面排队。天啊,这队伍一动不动,排了一会儿,这雨越下越起劲,也真佩服这些高高大大带着婴儿肥的小学生们,他们好多人可是淋着雨,甚至还直接坐在地上等。排了半小时多,这雨一点没有要停的意思,即使撑了伞,衣服都快全打湿了。干脆放弃了参观国会大厦,就在外面拍拍照吧。
谷歌地图上找了个星巴克,走过去喝咖啡、吃早饭。
喝完咖啡,雨也小了点了,我们走过国会去看看,发现队伍还是老长,算了,先去国会图书馆吧。美国国会图书馆建于1800年,设立在华盛顿国会山,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宝库,是美国知识与民主的重要象征,在美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图书馆以1亿2800万册的馆藏量成为图书馆历史上的巨无霸。根据中文部的统计,到2015年为止,它共藏有中国古代的善本书籍5万多册。其中,有一卷叫《一切如来》的书,是公元975年北宋早期佛经的木版印刷品。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文部还拥有4000多种共6万余册的中国地方志,其中的100多种是中国国内的孤本;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该部也收有200多种藏文木版印刷品,400多种满文资料和3000种云南纳西族东巴文资料。感觉我们自己国家的图书馆收集的中文资料也不一定有他们收集的资料全。
女儿的大学同学在霍普金斯大学读研,医学工程。今天特意从巴尔的摩过来汇合,中午一起去了黎巴嫩餐馆。餐厅名字叫 ilili Restaurant,反正不知道怎么读,位于Washington Channel边上,相当于湖景餐厅。黎巴嫩风味在国内基本上见不到,因此过去尝尝。很棒的餐厅,新鲜出炉的面包、卷饼以及各种菜品,值得一去。
下午刘同学利用她有霍普金斯的学生卡都便利,带我们去参观了霍普金斯商学院。霍普金斯商学院是唯一在华盛顿特区的校区,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拥有一幢楼,而且就给了商学院,当然也装修的豪华。安检后进入先下负一楼,里面有一段柏林墙,在诉说着那段历史。学生们安静的在各处学习,或单独在自习室、或在卡座里。
参观完商学院,我们一起去去国家美术馆参观。走到美术馆前面,看到地上几个玻璃顶,瞬间想起,第一次看到这个玻璃尖顶应该是30多年前,在寺前伯伯家的一本《人民画报》杂志上见到的。
而这个东馆,是贝律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里是世界上建筑最精美、藏品最丰富的美术馆之一,这座艺术品宝库收藏着欧洲中世纪到现代、美国殖民时代到现代的艺术品大约有4万多件。在第二层展览区,各类展厅分别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两个展馆,有地下通道可以联通,通道中间是一个商场,售卖各种纪念品。
由于刘同学回巴尔的摩的火车是7点半的,因此我们还有时间一起吃个晚饭,看看周围也没啥能对付中国人的胃的餐馆,发现有一家湘菜馆,那就这个吧。在走去餐馆的路上,刘同学很健谈,聊到她现在研究的项目,非侵入性脑机接口数据的采集,我们也聊了不少。甚至,我对于他们进行的通过外耳道采集脑神经数据,聊到是不是考虑吸收中医理论,耳部穴位对应脑部运动神经的问题。
对于这个位于DC的湘菜馆,完全是不能以湘菜、湖南菜来评价了,改良过的菜,改的面目全非,希望下次国人去的时候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