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记住的2022腊月

腊月,农历来说是一年的尾声,也是马上要过年的节奏,照理来说,应该是充满喜庆和期待的,但是2022年的腊月,确是在各种焦虑、悲伤、紧张、不安的情绪中度过的。

先是腊月头上,新冠防疫放开,不再对核酸和抗原做要求,然而,很多人都没有做好放开的准备,医疗资源、药品短缺、群众认识不足。农历11月27日(12月20日),我自己也感觉不舒服,单位通知核酸阳性,第二天就开启了发烧浑身难受的历程,高烧40度,浑身乏力、浑身疼,知道自己是中招了,家里也只有布洛芬片,能抗一天算一天吧。

然而在12月27号的时候,接到南通大表姐的电话,告诉我表姐夫24日晚,发烧,想起来拿药的,结果倒地上后再也没有起来。情况真的很突然,68岁的表姐夫,是南通一所学校的退休美术老师,油画很好,博学,喜欢自驾游,喜欢摄影,也喜欢自己写写游记等。只记得前几天和表姐语音通话的时候,他还在边上插嘴,然而转瞬间,人就没了。我微信上还保留着他写的游记,以及我给他快递正宗阳澄湖大闸蟹时,他的高兴。

表姐夫的出殡安排在29号,我才阳过后恢复了点,走楼梯还有点喘,但也和姐夫开车去南通送了下表姐夫最后一程,殡仪馆在北郊,寒风很冷,看这外甥女哭喊着爸爸,很心酸。外面等火化的车排着长队。

一月上旬,大概7号吧,大伯母也因为年事已高,又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在大儿子家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往生了。大伯母是宜兴丁蜀镇人,嫁到苏州已经60多年,生育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早年一直在农村里,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大伯父在我大学毕业前夕,因高血压中风过世,至此也要25年了。大伯父此前经历丰富,读过洋学堂,做过说书先生,后来在糖厂当过领导。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家里藏书比较多,我小时候的暑假,一直要去大伯父家里住上个十天半个月的。去了不是跟大伯父去钓鱼,就是窝在家里看书,不论什么书都看,这也让我及大的开阔了眼界。大伯母操着宜兴口音的苏州话,一直在小儿子家帮忙看店,算账送货,一直很伶俐,直到老年痴呆。

送别大伯母那天,0点摇号,25秒内已经是排到136了,整个火葬场上空雾蒙蒙的,烟气刺鼻,等了好几个小时才出来骨灰上山下葬,葬在了大伯父的边上,一个人的一生,就化为这么一个小盒子,留在了山上。

腊月,就这样处于生病、悲伤、离别中,然而接近春节,却让很多人忘记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