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说医疗数据治理
很多医疗信息会议场合上都在谈数据治理,我对这个数据治理也是一知半解,这个数据到底应该怎么来治理?数据治理工作需要使用到哪些内容呢?查了下资料,大体主要有元数据管理;内容包括元数据采集、血缘分析、影响分析等功能;数据标准管理:内容包括标准定义、标准查询、标准发布等功能;数据质量管理:内容包括质量规则定义、质量检查、质量报告等功能。而数据治理底层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计算等。看了这些资料,我对数据治理有了大概的了解。
而在我们医疗行业,数据多如牛毛,都在说,医疗大数据能有效促进医疗改革,能够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等等,反正一大堆的帽子都套在了医疗大数据上,好像没有大数据就没有医疗信息化,没有医疗信息化,医改就不会成功一样。最近一年,在医疗信息相关大会小会闭门会上,也常常提到医疗数据治理。四哥作为一个最基层的医疗信息部门工作人员来谈谈自己的个人体会。
个人觉得,上述的元数据是医疗信息系统已经产生,上传或者交互到数据库的内容,能做修改的不多。数据标准,这个具体由有关部门来定,咱们作为基层的基层的存在,也没多大做标准的必要,拿来主义比较实际。数据质量管理,这块内容,我觉得还是有文章可作,尤其是数据质量检查,才是我们基层的重点,而我称之为“源数据管理”,各位看官不要笑,数据源头才是我们需要花大力气去做的事情。源头都不保证,就像治理污水一样,只管治理河水不谈治理源头,那谈何治理?那源头数据需要如何去提高质量?
一、重视信息化要先重视医院信息科。为何要这么说呢?就如我们的汽车司机,首先是要一个合格的司机,才能开车上路,其次,不同等级的车要不同等级的司机来驾驶,不同功能的车还要有特种驾驶证。随便找一个司机尤其是不合格的司机,是要出车祸的。当然,兼有基本驾照的司机,价值更高。我们医疗信息部门,信息系统几百种,各种开发语言混杂、各种软硬件并存、往往都涉及到医疗的流程及规范,如果找一个计算机毕业,没有在医疗单位浸淫几年的经历,我想他能做好医疗的信息技术工作,那真的是天方夜谭了。当然,如果有临床经验、熟悉整个医疗流程的人,又懂计算机的,那这样的属于多本驾照的是不可多得的,属于跨界。但往往信息科在医院属于后勤类的科室,属于修电脑换硒鼓的角色,他们所起的作用,一直被忽视。其实,医院信息科要参与到医院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哪怕是采购一台仪器设备,因为,后面你都不知道要接入什么网络,要使用什么软件,产生什么数据,然而这些都要信息去解决。信息科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这里,医院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软件的实施开发、与各个临床科室交互、数据参与管理,这些都离不开信息科。
二、规范的使用信息系统才是王道。我们医院建设了很多的业务系统,然而在使用方面,还是存在不少的缺陷。一个是使用的人对信息系统的认识,另外一个是信息系统本身的缺陷。比如一个门诊电子病历,有主诉、现病史、检查、治疗等内容,但是医生上门诊比较忙的时候,会忽略很多内容,甚至是草草了事点个保存。那么这里两方面问题都存在,使用者没认真规范的去用,软件系统也有缺陷,没有按门诊电子病历规范设置必填项。那这样出来的源头门诊电子病历,几乎是没有多少利用价值,无论是科研还是临床查询,就是一堆的没有关联性性的堆积数据。我在医院多年,推行了不少系统,但使用效果真的是差强人意,到后面出来的数据惨不忍睹,当你想用这些数据来说话的时候,你会发现,都是一堆屁话,毫无价值。
三、要有强有力的质控反馈体系。医疗业务系统数据要有多角度的质控管理。首先是数据的完整性,再拿门诊电子病历来说,主诉现病史检查等项目不得缺项,漏填。可以事后质控,通过抽查发现。也可以通过事前监督防范。通过信息系统来设置漏项不得保存来达到目的。那么这只是一个数据完整性,质量的其中一个方面。另外要对填入的数据进行检查,比如通过数据校验规则、结构化元素、男女性别区分的疾病、配伍禁忌、抗生素分级等等,这属于事前监督。那事后同样也是可以有处方抽查点评、对病历描述的质量判断等,对病历进行质控。这样通过多方面的质控,出来的一份门诊电子病历数据才是真实、完整、高质量的。我们在发现这些问题后,反馈给使用科室,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体系来保障这个问题的整改,那就是存在的问题照样存在,屡教不改。只有通过强有力的反馈,严格的奖惩机制来落实。
四、源数据促进信息系统建设。我们在工作中,遇到要统计某些业务数据,但是我们发现,在现有系统中是无法查询到或者是根本没有这个数据,是不是很郁闷很抓瞎?那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思考,是我们必须上某个系统,或者是通过在现有系统中改进?还有,是不是我们实际上系统里有这个字段,但是业务生产环节中没有填写。通过举一反三的来查找问题,倒过来促进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对于我们来说,缺少源数据并不是一个坏事,从另外一个角度促进了信息化的提升。
五、数据计算要标准统一,用真数据说真话。我们医院里,对应的考核条线有很多,财务、医疗质量、感染等等,他们都有自己相应的考核指标,有时候甚至同样的指标,但是计算方式有区别,甚至基数都不同,那么会造成指标间的差距,按实说,可能会被扣分,但是适当加工,可能就考核通过。很多时候,他们会让信息科处理。我们往往会为了工作目标,做技术处理,但是我不赞成这样做。数据考核计算的标准要统一,包括数据计算方式、基数等,而不是为了应对某个指标,改动计算方式,或者是包含不包含某些数据等。只有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式才能有横向纵向的准确对比。
以上只是四哥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仅是因为今天是元旦,新年第一天,酱菜园开个张。(本文写于2020年元旦,发于微信订阅号,今天移植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