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入坑用过的相机

  记得小时候,伯伯拿了个虎丘的胶片相机给我们拍照,那个时候大概是80年代,照相是比较稀奇的事情,自己有照相机更是不得了。我很想拿着玩玩,但只是给我从取景器里看了看,感觉好神奇,从此,我对相机有了比较大的爱好。然后一直是读书,直到大学才有机会真正接触摄影。

   那个时候,大姑妈经常有进口的高级傻瓜相机,我也读书的时候也只是借来拍一下,但是傻瓜机终究是傻瓜机,我还是喜欢单反的那种测光、调快门等拍照的仪式感。期间也去报了摄影社,很遗憾的是,没有过,因此我也对加入社团这种无视了。后来机缘巧合,经常拿同学的海鸥DF300拍照。这个机器很好,外形参考尼康的FM2来的所以操控什么都是不错。后来在狼山拍了张照片还获奖。

直到大学毕业,我才买了自己第一个相机,海鸥的DF2000A套机,两个镜头,然后就买胶卷,那个时候,胶卷是柯达一统天下,当然我也买过富士和国产的乐凯。不过这个相机我没有用多久,就出掉了,那个时候,还是在易趣上卖掉的,卖的还是个在新疆当兵的一个兵哥。

现在想想,这个相机还是启蒙老师。后来开始玩二手的佳能相机。那时候佳能的二手自动相机,都是从国外来的,记得有一款是EOS5,用眼睛控制对焦的,感觉好先进,后来先入了个二手的Rebel,这个是国外的型号。

当然,这个相机也没有用多久,熟悉了佳能相机的操作后,我心活腻腻的开始要准备买新的机器了。当时是买了个佳能的EOS300,就是下图这个机器,只不过是国外版本,这个相机用了好长一段时间,镜头也是套机头,当然,那时候在单位上班了,和我年龄相仿的几个同事结婚,都我去给他们拍照的。记得用的是柯达的人像胶卷,还带了好多电池去,闪光灯和相机要用,当时还是用的银燕的闪光灯。我想,那几个同事家里应该还保留着我给他们拍的婚礼的照片。现在还能想起,拍完一个胶卷,相机自动回卷的那个滋滋声音。

大概2002年左右,开始有数码相机进入普通家庭了,那时候就我姐夫买了个sony的数码相机,也是傻瓜机,屏幕非常小,而我是在2年后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佳能的pro1,当初也是看中它的红圈镜头,以及微距的效果,800万的像素也是比较牛的,当然,也为它买了一堆的附件。如备用电池、偏光镜等,从那时候开始使用CF卡,而后来的相机,无一例外,都是使用CF的佳能。

这台相机我使用的得心应手,开着摩托车跑西山去拍梅花、去拍风景,感觉很好,自己拍的有蜜蜂的梅花照片还裱了起来,挂家里当装饰画。微距功能确实是很不错的,用了大概2年多,我出二手,结果买家就在我们家后面的,他买过去后用的也是得心应手。

出了佳能pro1,很一帮玩无线电的朋友聊摄影,他们都鼓吹我上单反数码。狠心买了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佳能的EOS40D,这台机器到现在还有时候拿出来用用。

从这个时候开始,掉入键能的坑了。开始买佳能的镜头,之前是直接出了佳能的套机头,用腾龙的17-50头,后来上了个50 1.4,确实佳能的大光圈头效果确实不错,又开始入了17-40L头,85/1.8,用了一段时间,期间还用这个机器去拍过模特。但机器屏幕极低的像素和功能的单一,用了几年后,就老想换机器。

直到2013年,又看上了EOS5D mark II,当时机器买了没多久,就出来5D Mark III了,后悔啊,但是也没办法,不能老换机器啊。

这个机器用了大概5年多,期间也没感觉拍出什么好的照片,对焦速度、精度都不是太满意,感觉锐度也不行,风景照片和小景色拍了不少。在这段期间,让自己痛定思痛,换镜头只买红圈,其他一律淘汰。好吧,现在手上有35/1.4L;11-24;24-70;70-200;新百微等,但基本上风景用11-24,人像用70-200,其他用的也不多。

直到2018年,上了1Dx后,最近都没有啥想法了,看你会静下心来练臂力吧,不然真拎不动这个机器。

下面上几张照片,胶卷的就不上了,没有底扫也没有好的扫描仪,就上几张数码照片吧。

文章写于(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