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龙西路35号

疫情结束后的第一个暑假,女儿5月底就回来了,一直到9月开学这段时间,一直处于忙忙碌碌中,时间溜走的很快,变的很不够用。一直忙于搬家,龙西路的房子要出售,疫情过后,房价跌了很多,新房、二手房交易量直线下降,老百姓手里确实没钱了,除了钢需外,基本上卖不动。女儿准备明年出去读书,一大笔费用哪里来,本来想卖了一套小的拆迁房,无奈,地段不好、价格就不好,即使卖了,也不一定够,咬咬牙,把龙西路的这套房子出售了。

这套房子,是我们结婚后,东拼西凑加上贷款买的。2003非典那时候建造的房子,房子面积129.9,加上9个平方的自行车库,到今年足足20年,在里边也住了将近20年,女儿也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大三。最早决定买这房子是因为结婚的时候住的老的私房,需要改善一下。老房子在京杭大运河南岸的农村里,是1990年爸爸把浦庄的三楼三底的砖混房子卖掉后,凑了钱在长桥农村买的三间宅基地房。后来因为要做条路,欺负我们外来买房的,修路占用了一间地,后来我们重新起的2间2层楼房。房子结构不是很好,而且周遭环境在2000年前后,由于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租房后,也变的混乱不堪。

后来正好在运河北侧,属于长桥镇的开发商建造一个小区,我们去看的时候已经晚了,相当于从别人手上买了张房票,让人家几个月赚了几万块钱。小区离我上班的地方也比较近,周边菜场等生活设施都很近。后来周边还有了公交车、地铁站,新建了小学、幼儿园等,交通、教育环境等都有了改善。

从6月份有买家敲定想要后,陆陆续续蚂蚁搬家一样的开始腾空房子里的东西,诚如人家说的,搬一次家如失一次火,发现杂七杂八的东西太多了,丢了不少东西,也翻出了不少的记忆。

从2003年底房子拿到手,就请装修,那时候,真的是没钱,因此装修也是很简单的,房间客厅铺个地板、卫生间贴瓷砖,居然连防水就只做了卫生间的地面,现在想想,这些都是装修的坑。为了省钱,网络布线、电线不少还是自己弄的。房子2005初年入住,开始一段时间,只是住,都不开伙,正好女儿也才上幼儿园,基本上都是爸妈接送,也是他们买汰烧,然后下班了直接到老房子里吃了再回。

后面没过多久,女儿要上一年级了,爸妈也从老房子搬过龙西路来,老房子那说是要拆迁,但一直也没拆。想着空着也是空着,就把老房子就租出去了,最初租户是想拿来办幼儿园,但后来多种原因,也没办成,因为交了一年的房租,后来考虑人家也不容易,就退了一部分。再后来就租给安徽的一家,他们开始是自己住,后来用多的房间搞起来麻将室,再后来,当起了二房东。由于我平时也不怎么管,因此租金一直比较便宜,而且好多年都没涨房租,一直到2018年拆迁,也没租到多少钱。但租房过程中,也没让我烦心,包括后面拆迁补偿等,都比较顺利,彼此都比较好说话。

2000年,女儿考大学了,我们把相城区的房子装修了,陆陆续续弄了快2年,因为疫情,一直是做做停停,各种不便,直到2023年春节前才差不多搞好,能入住。

2022年,拿到了澄湖路上的拆迁房,想着父母年纪也大了,装修了个电梯房给他们住,然后5月份他们从龙西路搬到了澄湖路,后面也断断续续的来龙西路拿东西,也是各种蚂蚁搬家一样。虽然老妈对澄湖的房子装修比较满意。但总归有用的顺手的东西,还有舍不得丢弃的老物件,都归拢了去。

从05年住进去,龙西路的房子经历了渗水,导致女儿房间踢脚线和一小块地板腐烂(外卫生间防水没做好)、马桶堵塞更换(两个马桶都是因为使用了错误的坑距马桶,导致堵塞)、厨房台面裂开(省钱,材料用的比较差)等问题,后面陆陆续续更换了两个电热水器、更换了三个空调、油烟机、煤气灶、几个房间的灯等,大部分是自己维修更换的。

从6月份开始,我几乎两三天去一下龙西路整理一下东西,然后后备箱每次带点回相城区或者澄湖路父母的房子里,每一次去,都觉得心里空空的,毕竟,人生最美好的年富力壮的日子,在这个35号里渡过。女儿从认知开始一直到考上大学,也是在这里渡过。

衣服、被服、鞋子,整理了又整理,丢了又丢;书籍、文具等,整理以后,大部分留在了房子里,买主说,留给他们小孩等;无线电的设备,也整理了不少给朋友;结婚时的一套惠威的音响,也给了朋友;电动车,自行车送人;冰箱、洗衣机等,留下,慢慢的房间里,车库里空出来,直到9月1日,我最后把一个乳胶床垫,塞车子后备箱,带回了相城区。

6月份看房,买家决定要,下定金,到828日房管中心网签,91日办过户,傍晚交房,心里很感慨的,心里真的是舍不得,趁最后机会,给房子里拍了几张照片,希望以后互联网能记住吧。